8月8日,第四届现代农业发展论坛—肥料新质生产力大会在合肥召开,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陈新平作主题发言。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陈新平
当前,我国肥料产业发展有五大突出问题。一是养分投入需进一步调控。其中,氮、磷、钾的用量需降低,有机养分、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的用量需提升。二是区域作物大配方亟待升级。过去40年,我国农田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大部分区域应转入维持施肥阶段,肥料配方需要升级。三是养分增效方案需系统优化。一方面,抑制剂类增效方案需要系统优化;另一方面,生物刺激素种类繁多,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土壤、气候、作物的多样性。四是现代农业发展提出新需求。现代农业生产新场景下,缺少与之相适配的肥料。同时,现代农业装备、AI等新工具正在深刻改变传统农业。五是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新变革。绿色氢氨等生产工艺将成为必然趋势,合成生物学兴起带来前所未有的认知和挑战。
为应对以上行业挑战,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需求导向的农业绿色发展“121”行动为应对总策略,以产学研用一体组建中国肥料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为行动总抓手,开启三大粮食作物肥料大单品打造全国行动、主要经济作物提质增效肥料升级全国行动、现代农业应用新场景产品与技术创新行动、肥料四新(物质、材料、菌种、工艺)原创行动、国际拓展行动等五大全国攻坚行动。
贵州磷化集团的高浓度磷肥产能占全国1/3,实际生产量占全国1/4,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但在新质生产力促进磷肥创新方面,目前面临的压力仍然很大。
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市场的需要。现在种植大户越来越多,他们对肥料的性价比和投入产出比较重视,所以企业自身必须要有好的产品和服务。
在中国化肥的发展历程中,复合肥企业每个阶段都因农业需求的不同而催生了不同的新质生产力。当前阶段,三宁化工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做了以下探索。
中化化肥作为国资央企,一直关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要求,并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商业战略,把生物技术和生物肥料作为未来的主航道,也是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突破的一个方向。
肥料是粮食的“粮食”,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要想让人类健康得到保障,就要做“聪明的肥料”。我认为健康、聪明的肥料,一是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刺激素及微生物等,和大量元素以及中微量元素协同增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