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嗒!”近日,在南化公司煤化工部600单元GDS报警移位作业现场,随着清脆的落锁声,13名承包商施工人员的手机全部放入手机管理箱。4月中旬以来,在南化公司多个装置施工检修现场,这个看似普通的金属箱,正悄然改变着承包商员工的安全习惯。
据了解,在承包商现场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作业时低头看手机、接打电话的现象并不少见。“化工生产装置易燃易爆,高危和高空现场作业时,一个分神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该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周松在HSE例会上直言。
为降低施工风险,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习惯,公司安环部与承包商多次研讨后,最终推出“手机管理箱”制度。
起初,这项制度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手机上锁,家里有事联系不上怎么办?”不少施工人员有顾虑。对此,公司没有急于强制推行,而是带着安全管理团队走进各承包商班组,用事故案例和模拟实验,详细讲解分心作业潜在的风险。同时,公司在各装置中控室配备了可打外线的公用电话和手机充电设备,解决施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如今,手机管理箱已成为现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该公司3家主力承包商在施工时,将现场作业人员的手机全部放入手机管理箱。南化建承包商班组员工马翠敏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总觉得管手机是小题大做,直到亲眼看见有人因看手机耽误操作而引发泄漏或爆炸等事故的视频后,才明白公司的良苦用心。现在大家进现场主动交手机,作业时注意力更集中了。”
手机管理箱不仅锁住了安全隐患,还打开了安全文化建设的新思路。现在,公司安环部定期组织承包商开展HSE分享会,引导承包商及其员工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转向主动参与安全文化建设。南化建十五分公司安全科科长张永伦在分享中提到:“放下手机后,作业人员能更专注地检查设备细节,也能及时发现潜在风险。”这种思想转变,正是企业安全文化落地生根的体现。
“安全管理既要‘堵’更要‘疏’,手机管理箱看似管住了一部手机,实则是培育出良好的作业习惯。”周松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完善相关机制,与承包商携手推动安全管理从“制度约束”向“文化引领”升级,让每一位建设者都成为安全生产的守护者,共同筑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底线。
“上井作业要多带饮用水,施工作业一定要避开正午时段……”,在河南油田油服中心修井203联队日前召开的班前会上,主管安全的副队长邓建军反复强调着这些细节。
高温多雨天气来临,安全生产面临严峻考验。山东能源齐翔腾达不断健全完善夏季“四防”责任体系,开展专项检查和事故预想,紧贴现场一线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升职工应急处置能力。
近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获悉,根据《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质量管理实践案例的通知》等,现面向石油和化工行业,围绕企业质量管理“面、线、点”不同层次征集案例。
7月31日,天津南港工业区组织召开2024年度责任关怀报告发布暨公开承诺会议。本次会议通过成果展示、队伍建设和经验分享3个主题环节,系统总结了2024年度园区及企业在责任关怀方面的实践成果。这是该区连...
日前,由能源基金会资助支持,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发起,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牵头联合钢铁、建材、有色、石化、煤化工、数字化等重点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撰写的《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正式发...
8月5日,在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举行的汛期安全知识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通报了8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