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震撼!水稻防控细菌性条斑病效果非常突出,这是细菌性病害防控药剂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这是8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韩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邓兴旺,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教授张克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何祖华,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五位院士共同出席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态友好无公害杀菌剂和抗病毒剂创制与产业化”项目和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防治细菌性病害的生物农药创新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示范推广”田间观摩评价会上传来的喜讯。
此次观摩评价会由贵州大学主办,贵州省植保植检站、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六盘水市种植业发展有限中心、六枝特区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中心承办。同时出席观摩评价会的领导、专家有: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安守海,浙江大学教授陈学新,中国植保学会监事长陈万权,中国植保学会秘书长郑传临,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梁文星,《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农资导报》常务副总编辑蒋善军,贵州省植保植检站副站长江兆春,贵州省植保植检站研究员谈孝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汪华及项目组成员。
专家正在查看水稻病虫害情况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全国对水稻田进行主要病虫草的合理防控,对保障水稻的正常生产和维护农民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是水稻几种主要病虫,对水稻为害大,在重发生年份通常可造成水稻减产10%~30%,最高可达90%以上。近几年来,由于长期使用单一的药剂防治,导致水稻主要病虫的防效明显降低。因此,创制高效、低毒、安全的药剂是目前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戛陇塘村开展的三种新药剂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表现,以及应用不同施药器械的施药方式开展的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全程防控示范试验。从现场示范来看,试验示范基地效果明显、亮点突出,各项技术措施到位,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田间观摩期间,宋宝安院士接受了《农资导报》的采访。他介绍,新型创制药剂有三大作用。一是能大幅度地提升防效,控制重大细菌性条斑病的危害效果;二是这项技术会带动当地农民和农技人员对科学用药和绿色防控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三是实现了病虫草全程的防控能力的提升。“从这个试验示范看到,生物农药完全能够替代化学药剂,为‘双减’政策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新生物药剂,从而提升整体绿色防控水平,有力推动生物农业的创新发展。”宋宝安院士表示。
“就是要创造中国自己的农药,来减轻中国的重大病虫害,来为农业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做好积极的支撑和服务。”谈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宋宝安院士表示,第一,要围绕着生产中的重大病虫害,去减轻重大病虫害缺药、少药的难题。第二,要围绕现有传统农药的抗性问题、高风险问题和经济性问题,不断地推出创新药剂。“无论是绿色的化学药剂,还是生物药剂,要通过实现其有效性、安全性和低抗性,来实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为农业的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农化产品和技术支撑,为传统药剂的替代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这也是我们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作的一个重点。”
室内评议会由张克勤院士主持。会上,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罗会就新药剂防治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田间联合示范试验设计思路和试验设计与结果进行汇报。专家组通过田间观摩、听取汇报和质询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三种新药剂20%截短侧耳素悬浮剂、20%氯菌环酯悬浮剂、20%戊噻菌锌悬浮剂任何亩用量处理,第一次施药后7d、第二次施药后7d与第三次施药后7d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均优于市场上主流对照药剂。第三次施药后7d,处理3、5和6,也即是20%截短侧耳素悬浮剂亩用量100mL、20%氯菌环酯悬浮剂亩用量50mL和75mL对水稻细条病的防效均超过80%,其中以20%氯菌环酯亩用量75mL的防效最好,达87.93%。
2.施药三次,电动喷雾器或植保无人机为施药器械,20%截短侧耳素悬浮剂和20%氯菌环酯悬浮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均超过80%,本示范试验可为以后细菌性病害防控提供一种新的防控思路。
经过评价专家组认定,由贵州大学创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杀菌剂——新药剂20%截短侧耳素悬浮剂、20%氯菌环酯悬浮剂和20%戊噻菌锌悬浮剂,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田间药效突出,是细菌性病害防控药剂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为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建议加快申报专利;开展多点联合试验,拓展对其他作物的细菌性病害的防控试验。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 安守海
会上,安守海表示,宋宝安院士团队研究的板块是贵州省引以为傲的一大板块。此次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田间示范效果显著。试验田充分验证了新药剂的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特性,为绿色植保提供了可靠支撑。
同时,该项目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孵化器,成功打通了从实验室到田间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为农业推广和农药登记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宋宝安院士团队的支持力度,重点强化协同创新机制,精准聚焦行业痛点,推动绿色农药关键技术突破和高质量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 宋宝安
会议最后,宋宝安院士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特别感谢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在成果转化、项目配套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给予的关怀。宋宝安表示,此次观摩会专家们的指导为项目组下一步工作提供了精准方向,团队将据此优化工作,推动产品走向全国。
宋宝安院士还强调,团队将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在贵州打造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项目,持续聚焦绿色农药研发,攻克“卡脖子”难题,努力在贵州打造农药领域的小高地,实现异军突起。
与会人员合影
今年以来,陕煤蒲洁能化公司持续深耕“四种经营理念”,以快马加鞭之势冲刺产量任务,以精益求精之态深挖成本潜力,以创新突破之举激活发展动能,生产经营呈现稳中向好的蓬勃生机。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建立一批零碳园区”的任务要求。国务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作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的任务部署。建设零碳园区是加快经济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培育绿色低...
8月8日下午,由张家港市化工行业协会主办、张家港市庆臻流体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协办的首期张家港市化工行业机械密封专题培训,在华昌化工落下帷幕。本次培训吸引了全市近30家化工企业的150余名技术骨干与管理人...
近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获悉,第四十四次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暨2025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将于8月27—29日在河南郑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