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磷化工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上游磷矿石资源属性凸显,价格高位维稳,中下游产品供需格局改善、结构有序优化。展望未来两年,磷化工产业链将以磷矿石供需变化为核心,整体景气度保持较高水平,尤其拥有先进技术实现资源高效高值利用的“采、选、加”一体化的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磷矿石价格保持高位
考虑到磷矿石采选壁垒提升,开源证券化工团队预计,2025—2026年磷矿石新增供给有限,价格中枢有望保持高位,高景气持续。
据悉,2024年,中国磷矿石储量约37亿吨,同比减少1亿吨,降幅2.6%,2024年我国磷矿石储采比远低于全球平均值。针对磷矿石过度开采问题,国家及主产区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磷矿石资源的管控力度,导致磷矿石供给减少,推动磷化工行业向集约化、规范化、高质量方向发展。截至6月23日,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地的磷矿市场均价相较去年均有上涨,最大涨幅达264元(吨价,下同)。
对于未来两年磷矿石新增供给情况,开源证券化工团队认为增量有限。一方面,随着磷矿资源市场配置和矿业权出让制度逐步完善,磷矿矿业权投放更趋严格有序,叠加矿产开采行业安全、环保政策持续收紧,技术落后、效率低下、不符合生态环保要求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磷矿企业将逐步退出。另一方面,尽管磷矿石规划新增产能较多,但受制于磷矿采选行业壁垒提升及产区流通性限制政策,项目落地确定性及实际投产进度仍需观察。
开源证券预计,随着磷矿石采选壁垒抬升,行业整合加速,2025年国内磷矿石供需仍将偏紧,供需格局有望持续优化,支撑磷矿石价格中枢高位运行,拥有丰富优质磷矿资源的企业有望受益。
副产物无害化利用成关键
黄磷、磷酸是磷化工行业的核心中间体。开源证券指出,黄磷行业属于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放行业,新增产能严格受限。在磷酸方面,其副产物磷石膏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成为影响磷化工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具体来看,近年来“三磷”治理、环保督察、能耗管控、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及节能降碳等政策频出,黄磷产能、能耗等方面受到严格限制,市场呈震荡走势。截至6月23日,国内黄磷市场均价为2.33万元,较2024年均价上涨464元。
磷酸方面,“磷矿石—黄磷/(湿法)磷酸—磷酸铁”产业链扩容带动磷酸需求高增。然而,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磷石膏,因其渗滤液具有强酸性、总磷和氟化物浓度高以及重金属种类多等特点,国内现阶段无法实现100%的资源化利用。目前各地基本对磷石膏库实行限批政策,部分企业的生产因此受限。
随着国内湿法磷酸产能持续扩张,磷石膏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成为磷化工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拥有湿法净化磷酸先进技术的企业,将凭借磷石膏处理方面的优势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下游产品格局持续优化
磷肥是磷化工产业链的主要下游产品,对磷矿石需求占比保持在60%左右,受环保政策、落后产能清退等因素影响,今年供需关系有所改善。
近年来,国内磷铵行业产能、产量总体呈缩减趋势,“十四五”期间国内严控磷铵产品新增产能、加快落后产能清退,供需关系逐步改善。今年上半年,硫黄作为磷肥主要原料之一,自春节后价格持续上涨,“五一”节后更是进入快速上涨通道;磷矿石价格整体维持高位盘整,波动有限,使磷肥成本高位坚挺。受原材料价格上行带动,磷肥市场运行平稳。截至6月23日,除国内磷酸二铵(64%品位)均价较去年同期下跌56元外,磷酸一铵(55%粉状)、工业级磷酸一铵(湿法)市场均价分别上涨121元、518元。
此外,另一主要下游——磷酸铁锂今年产量同比大幅增长。因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在行业底部区间持续运行,磷酸铁锂电池出货提升带动磷酸铁(锂)材料需求增长。2025年以来,磷酸铁、磷酸铁锂产量同比大幅增长。
开源化工团队综合测算未来几年磷化工产业链供需情况,预判2025—2026年磷矿石供需偏紧、景气高位维稳,下游磷化工产品格局有望持续优化,精细化、高端化成为发展方向。特别是在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政策指引下,“采、选、加”一体化的大型磷化工企业更具竞争优势,企业需抓住机遇向精细磷化工、新能源材料等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近日,普利特发布公告称,为加快公司发展战略布局,快速实现项目落地,拟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广东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并投资建设普利特塑料改性材料华南总部及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年产能预计4...
导语 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与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编制,是石油化工行业的微观景气循环监控指标,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景气指数”“燃料加工业景气指数”“化学原....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6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来看,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改善,景气面有所扩大。
近日,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发改委发布恒逸能源科技(吐鲁番)有限公司240万吨/年高品质纤维用煤制乙二醇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参与信息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