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9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展时,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表示,行动开展以来,各地累计排查重大隐患达116万多项,整改率达到98.4%。
王祥喜表示,今年是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第二年,落实落地了一批治本举措,取得显著效果。
具体来说,在抓源头治本方面,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了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行动开展以来,各地累计排查重大隐患116万多项,整改率达到98.4%。其中,企业自查占比从行动之初的37.1%提高到了目前的52.5%,反映出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正在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坚持从准入条件、产品质量、生产工艺等方面深挖事故源头病根,推动出台了燃气、危化品等一批强制性标准,通过标准引领,促进了本质安全水平提升。
在抓责任治本方面,坚持系统观念,围绕“一件事”全链条来明确各个环节责任,逐一落实责任措施,推动了各方齐抓共管;动真碰硬开展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加大明查暗访力度,“点名道姓”曝光问题,有力压实了相关方面责任。
“我在企业工作过,深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一方面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执法,一方面热情指导服务,对一些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帮扶,多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支持企业安全发展。”王祥喜说。
在抓科技治本方面,加强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实现了对全国7600余家危化品企业、3300余处煤矿、3800余家工贸企业、1200余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在线监测。加快高危行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现在全国煤矿有1900多个工作面实现了智能化开采,2500多台无人驾驶车辆在各类矿山推广使用,1400多套化工老旧装置实行分级分类处置,90%的化工园区建成封闭化管理、智能化管控平台,科技在治本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在抓人员素质治本方面,开展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联合中央党校等单位,对全国近2万名危化企业、1.85万名燃气企业、1.3万名矿山企业,以及近2万名金属冶炼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不分所有制性质,也不分企业规模大小,先后集中起来进行安全专题培训。“这样的规模和力度可以说前所未有,有力推动了有关从业人员明责履责尽责。”王祥喜表示。
近两年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等一批事关碳市场建设的政策相继发布实施,为全国碳市场建设不断注入新活力。
近期,氢氟酸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普通大众,我们常听的是硫酸、硝酸、盐酸这些强酸。那氢氟酸是种什么酸?为什么少量接触就有致命的风险?让我们一起通过8个问题认识一下氢氟酸。
“46类危废能接40类,园区企业不用再到处找下家;排放口后面再加10道净化锁,安全账上不设封顶线。”在近日《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对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的走访中,兰州盈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盈美)作为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