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茅庐的“地质小白”,到带领团队向国家提交千亿立方米页岩气探明储量的科研骨干,34岁的江汉油田研究院沉积储层方向的副主任师何柳,用七年青春在“争气”路上闯关夺隘,成为油田“90后”新生代中的闪亮标杆。油田勘探系统先进个人、“向上向善好青年”、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背后是她不舍昼夜的奋斗身影。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毕业的何柳一头扎进涪陵页岩气田开发一线,三年的现场磨砺为她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转战室内研究,她立刻迎来一场硬仗——红星地区二叠系首口页岩气井“红页1HF井”压裂施工。
面对陌生的压裂曲线和参数,地质出身的何柳坦言“一头雾水”。“学地质的,怎么满眼都是工程难题?”迷茫没有困住她。她从零学起,虚心向工程专家请教,硬是总结出影响压裂效果的6大地质主控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最终,红页1HF井喜获8.9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标志着红星二叠系新层系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红页1HF井的成功点燃了何柳攻克“红星”区块的决心。她沉心静气,带领团队深耕基础研究,从地层对比、沉积展布到储层特征,一点一滴积累,逐步揭开这片资源接替现实阵地的地质奥秘。

2023年,重任降临。油田“一号工程”——“红星500亿方探明储量”提交工作,成为非常规团队的头等大事。作为带头人,何柳深知责任如山,带领团队昼夜奋战于井位论证、方案编制、钻压跟踪分析、储量参数确定等关键环节。“那时候何柳还怀着孕,但她从不把自己当保护对象,永远是组里最早来、最晚走的那一个。”同事李蔚洋回忆道。
历经90余天冲刺,2023年10月,“红星页岩气田500亿方探明储量”顺利通过油田评审。何柳和团队并未止步,乘胜追击。2024年,他们向中石化储委提交了红星地区1070亿立方米探明储量;今年7月,又成功向国家储委提交1650亿立方米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展望未来,何柳目光坚定。她将始终秉持虚心求教、敢于质疑、不懈坚持、追求真理的科研信念,立志勇闯更多“无人区”,攻克“卡脖子”难题,以奋斗之姿在油田高质量实现第二次跨越发展的征程中,继续书写不负青春、不负己的精彩答卷。
在全球绿色经济转型的浪潮中,石油和化工企业必须主动求变,扎实做好生态碳汇的“加法”,落实碳排放的“减法”,不断破解降碳难题,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向新而行、向强发力。 向新而新,就是企业要...
近日,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与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环保及生态治理、产业园区与市政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近日,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与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环保及生态治理、产业园区与市政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日前,针对2家承包商在UPS抢修、蓄电池充放电及蓄电池拆除施工项目中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吉林石化公司数据中心出台硬核措施,强化承包商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