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常规”油藏榨出“科技油”——新疆油田打造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纪实

  6月的新疆生机正浓,大美尽显。在新疆油田吉庆油田作业区吉木萨尔区块,油气生产现场热火朝天。陆相页岩油的开采是世界级难题,储量动用难、规模效益开发难。新疆油田从技术和管理双向发力,将吉木萨尔区块打造成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

  迎战“非常规”

  “吉木萨尔页岩油埋藏深、油层薄。要在3500米以下的地层精准钻进厚度为1.5米左右的油层,再用高压压裂,才能从石头缝中压出油来。”吉庆油田作业区副经理李文波介绍说。

  2018年,集团公司加快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整体勘探开发进度。2020年1月,国家能源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复函同意设立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对于吉木萨尔页岩油开发工作,集团公司要求,示范区不仅要解决技术上可行的问题,而且要树立经济上可行的目标。近年来,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新疆油田调研,持续优化完善吉木萨尔页岩油整体开发方案,为非常规油藏效益开发做出示范。

  从此,一步一脚印,年年大跨越——2021年,示范区首批自主产能井建设全面启动;2022年,初步实现页岩油规模效益开发,产量迅速攀升;2023年,页岩油年产量与2020年相比增长近3倍;2024年11月,示范区页岩油累计年产量突破100万吨,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与管理经验。这里的开采经验逐步形成页岩油开发的“吉木萨尔方案”。

  榨出“科技油”

  10多年来,从10口先导试验井的挫折,到JHW023、JHW025井的成功,再到58号平台工厂化钻井实践,以及2024年JHW81-32井创下多项纪录,新疆油田逐步攻克页岩油开采难题。这些突破性进展,源于对陆相页岩油“甜点识别难、储层改造难、效益开发难”三大核心难题的系统性破解。

  面对“非常规”油藏,要有新手段。第一,找得准。为攻克“找储层甜点”第一关,新疆油田因地制宜开展地震储层预测、测井参数及产能评价等多项专题研究,创立了混积型页岩油甜点分类方法,从夹心饼干般的储层中成功找到“奶油甜点”。第二,钻得好。吉庆油田作业区经理、党委副书记杜雪彪介绍,“我们创建了一套黄金靶体跟踪技术,能让钻头平稳穿行于‘奶油层’,钻遇率能够达到87%左右”。第三,压得开。吉庆油田开发出一套“缝藏匹配+精准改造+全域支撑+二氧化碳前置”组合式的压裂技术,精准“打碎”储层,在地下形成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公路网状裂缝,大幅提升流动效率。”第四,提效率。新疆油田采用“断点处避射+风险段小压+主体段强压”的差异化压裂设计、完善标准化处置流程等方式,实现了套变井高效改造。

  寻求“最优解”

  页岩油开采不仅要技术上可行,更要经济上可行。能否实现规模效益开发是新疆吉木萨尔页岩油示范区面临的巨大挑战。新疆油田建立“一全六化”生产组织模式,勇破页岩油效益开发的桎梏。

  “一全六化”即全生命周期管理,一体化统筹、专业化协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支持、数字化管理、绿色化发展。新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李庆介绍,新疆油田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边界清晰的页岩油项目部。公司以项目部为主体,实现了责权利统一、建管一体化,推行综合底线成本、收益率和采收率倒逼测算,明确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节点指标,用关键指标倒逼全流程优化。

  吉庆油田作业区的市场化运作始于2021年。通过市场手段获取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发挥“鲇鱼效应”,推动钻井、压裂等承包商改进技术、提升服务水平,培育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提升“含金量”

  页岩油开采的主要成本在打水平井和体积压裂上。近年来,示范区引入市场机制,采用“项目制”管理降低单井投资成本,单井投资下降40%。

  此外,示范区利用钻井提速、压裂提效等方式提升页岩油开采效率。近5年,一趟钻完成率上升至58%。在提升传统采油方式效率的同时,示范区采用二氧化碳驱动采油等举措,不断实现废料无害化处置和循环再利用,让页岩油开采更具生态效益。

  吉庆油田作业区页岩油运行维护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汤涛欣喜地说:“以往,打一口油井就需要占用一块土地;如今,通过立体化部署、平台式开发的方式,每个平台可以部署多口油井,节约了50%的占地面积。”


相关推荐

我国首个高温浮动球阀热油试验平台投运

近日,航天科技集团建成我国首个高温浮动球阀热油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的设计温度最高为450℃,设计压力最高60MPa,具备模拟极端现场工况的能力,不仅能够精准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极端环境,更为高温高压球阀及...

2025-07-03     中化新网

鲁北集团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6月27日,山东省科技大会在济南召开。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北化工建材设计院、山东金海钛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的“含硫钙废弃物协同处理新技术及硫磷钛钙锂联产生态...

2025-07-03     中化新网

微生物制造技术助力反式乌头酸绿色生产

反式乌头酸是一种食品安全的六碳不饱和三元羧酸,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用于新型杀线虫生物农药和新一代生物基增塑剂。传统生产方式中,反式乌头酸主要从植物中提取,含量低,分离纯化成本高;而...

2025-07-02     中化新网

石油分子工程数据库及过程模拟平台发布

6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京发布石油分子工程数据库及过程模拟平台。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春明教授启动了发布仪式,张霖宙教授代表研发团队介绍了平台的功能,史权教授介绍并回顾了平台30年来基础...

2025-07-01     化工新闻纵览

中石大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挂牌30周年

6月27日,由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的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挂牌三十周年交流暨石油分子工程前沿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了超过30个单位的200多名代表参加,共同回顾实验室成立以来的发...

2025-07-01     化工新闻纵览

磁能消白:开辟黄磷尾气超洁净净化新路径

中化新网讯6月25日-27日,2025中国磷化工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磷系新能源材料创新发展论坛和首届磷产业数智化技术装备展示展览交流会同步在湖北宜昌召开。山东保蓝环保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杨全宏在会上详细....

2025-07-01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