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召开10万吨/年液态阳光项目重大科技专项推进会暨三期项目总体院开工会,就设计、采购、施工条件与总体院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一致,加快推进我国首个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流程“液态阳光”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甲醇工业化示范项目。
为此,该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崔书明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企业必须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记者:作为一家大型能源化工央企,中煤鄂能化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崔书明:科技兴则企业兴。中煤鄂能化公司坚持创新引领,积极践行中国中煤“小内脑+大外脑”科技创新体系,以“价值创造”“能力建设”为核心目标,以“项目、平台、人才、投入、管理、机制”为核心要素,构建“六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立足主责主业,聚焦战新产业,强化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优势企业开展协同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近年来,我们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3年,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2024年申报5项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省部级项目;参与编制3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形成4项软课题成果;获授权专利 18 件,受理专利17 件。其中,“一种新型联动控制装置”“煤制甲醇合成装置提效降碳关键技术研发与系统应用”获中国氮肥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乌审召分公司“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通过工信部验收;图克分公司智能工厂一期项目、数字化仓储、数字档案室等8个项目完成验收。
记者:您刚提到了战略性新型产业。战新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技术产业化不成熟和技术路线选择的不确定性,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中煤鄂能化公司承担了哪些战新任务?进展如何?
崔书明:是的,中煤鄂能化公司主动布局了“小而美”的创新示范项目,彰显国资央企科技创新硬实力。在2023年央企产业焕新行动中,公司承担了中国中煤3项战新产业任务。其中生物技术产业领域任务2项,重点突破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技术和非粮生物质原料的产业化应用,规划布局10万吨级二氧化碳工业应用项目(10万吨/年液态阳光项目)和生物质气化技术研究项目。还有1项新材料产业领域任务,即高端聚烯烃技术研究项目,开展超高分子量聚丙烯技术及毛细冷凝丙烯聚合技术研究,发展高端聚烯烃、高性能工程塑料等先进材料。
10万吨/年液态阳光项目获批工信部2024年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任务,以及国家能源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专项任务。该项目利用风光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取绿氢,并与低温甲醇洗装置排放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目前,已完成9个课题技术开发协议签订,完成3000标方电解槽催化剂、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和10万吨级工艺包开发,具备工业化条件,计划2026年10月建成投产。
我们与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生物质输送床气化试验研究技术,充分利用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沙柳和畜禽粪便资源,推动气化原料的多元化与低碳化转型,目前已完成装置建设和低阶煤、生物质(牛粪)气化试验。同时,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的高端聚烯烃研究项目也正在推进中。
记者:年初,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正式发布引起全球关注。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日新月异,与千行百业融合发展爆发式增长。中煤鄂能化在这方面有何打算?
崔书明:数智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是未来必然趋势。中煤鄂能化公司加快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创新应用,提升全面感知、预测预警、优化协同、科学决策四项能力,推动向“自主式、少人式、安全式、协同式、绿色式、精益式”新模式转变,将乌审召化工分公司打造成为首个煤化工行业“灯塔工厂”,实现“减人、增安、提效、转型”,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和安全水平。
“十五五”期间,中煤鄂能化公司将深入挖掘生产现场智能化切入场景,探索“AI+”“6G+”“deepseek”等新一代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将智能化手段融入传统工业技术,特别是应用到中煤鄂能化“煤-电-化-新”产业融合发展场景中,打造高水平数字化转型典范。
记者:这些都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内容。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贵公司“十五五”规划初步设想能否透露一下?
崔书明:中煤鄂能化公司围绕“一流、绿色、创新、人才”,立足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前谋划“十五五”规划,实现煤化工高端化、低碳化、多元化,构建中煤乌审旗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和产业园区建设。
从中国中煤来看,中煤鄂能化公司是多产业耦合发展基础要素最完备的企业,这里拥有“煤-电-化-新”全产业链发展优势。我们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延伸优势产业链条、新建新兴产业的思路,厚植高质量发展动能,开创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具体而言,就是升级现有尿素传统产业链,通过与年产50万吨绿氨项目融合,新增百万吨级绿色、多元化肥料生产能力;延伸合成气优势产业链,重点发展聚甲醛、三聚氰胺、煤基可降解塑料等精细化工产品;新建绿色化工新兴产业链,打通“绿电-绿氢-绿氨/绿醇-绿肥/绿烃产业体系,引领非煤原料气化技术创新突破。同时,加大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力度,探索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实施一批重点科研项目,补足高端新材料产业链的“短板”,开发高端聚烯烃、煤基碳材料等新产品,开展烯烃弹性体、包覆沥青或中间相沥青高质化研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示范。力争到“十五五”后期,形成具有中煤特色的乌审旗区域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4月16日,潞安化工天脊集团(以下简称天脊集团)隆重表彰2024年劳动模范。21名劳动模范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勇于挑大梁、敢于打冲锋,成为全体干部职工对标学习的榜样。 40年的天脊,天脊人在....
近日,为保障春耕化肥供应质量、引导农民科学用肥,鲁北硫磷科技公司与无棣县供销社、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紧密联动,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入户”主题宣传活动和下沉服务。活动覆盖全县10个主要乡镇,累计惠及农...
为响应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号召,全面增强广大员工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营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良好氛围,4月14日,江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工会在九江彭泽长江之畔举行了2025年职工春季运动...
4月16日,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悉,2025年首季,盐湖股份销售分公司深度践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融合焕新”行动部署,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全力攻坚市场,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一季度氯化钾销售...
4月16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积极落实商务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推出“外贸优品”项目,借助遍布全国的易捷便利店网络,为受关税壁垒困扰的外贸企业开辟一条高效的内销通道,帮助企业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