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走进河南省驻马店高新技术园区“超级工厂”现场,这里的组合式厂房错落有致,公用工程单元排列井井有条,共同勾勒出一幅现代化园区工厂的壮观画卷。
据驻马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这里是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超级工厂”,采用“1+N”模式,即“1个系列共享配套设施+N个标准化生产车间”,精准解决了创新药企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超级工厂”集中建设了甲类库房、罐区、污水处理、研发楼等公辅设施,由专业运营管理团队负责运营,入驻企业租赁独立生产厂房(甲类车间),独立报批,合法合规地组织生产。
当前,中国化学原料药产业正在通过整合供应链、优化产品结构、技术改造和创新等措施,积极转型升级,以适应全球医药产业变革的浪潮。安全环保标准提高、监管要求趋严、产能分散及高昂成本等,使得研发企业自建工厂成本剧增,管理难度加大;与他厂合作生产则面临合规、知识产权泄露、客户流失等风险,导致研发成果难以产业化和规模化。针对这一困境,这种名为“超级工厂”的全新产业模式应运而生。
“这一模式不仅为研发型企业提供了高效集约、低成本、合法合规的生产平台,更成为地方政府实现产业集聚、绿色发展的创新样本,同时也为未来众多研发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提供了保障。”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器联盟副秘书长叶援赞说。
近年来,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以年均6.1%的速度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已增至2040亿美元。随着“专利悬崖”到来,仿制药市场迎来爆发期,原料药需求持续攀升。与此同时,国际产能加速向亚太转移,中国凭借成熟的工业体系和政策支持,成为承接全球产业链的核心枢纽。然而,国内传统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产业却面临严峻挑战。如东部地区环保容量饱和、企业扩张受限,“化工围城”问题倒逼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同时,研发企业自建工厂成本高昂、建设周期漫长、项目审批流程烦琐,传统委托生产模式则存在知识产权和研发成果泄漏风险、产能灵活性不足等问题。
如何解决以上痛点呢?叶援赞说,原料药“超级工厂”模式的推出,可以共享经济思维重构产业生态,解决中小企业最为关注的科创成果产业化问题。对于研发企业而言,这一创新模式带来了三大核心价值。首要价值便是技术安全无忧。独立车间自主设计,研发企业负责车间的安全生产,专业运营团队负责管理公辅配套设施,确保企业核心技术“零泄露”。其次是降本增效。通过公辅设施的共享与车间的租用,大幅度削减了基建投资与公辅人员成本,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建设与运营成本,同时也让企业得以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加专注于研发与生产。最后是灵活扩能。标准化的车间支持快速租用或定制,产能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式下产能闲置或不足的问题。
对于政府而言,“超级工厂”成为区域经济升级的加速器。一是土地集约利用,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亩均税收。二是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以研发为核心的高附加值、绿色环保企业入驻,形成千亿级医药产业集群。三是安全监管升级。专业团队实施集中化管理,有效降低安全风险,而智能化系统则确保了全流程的精准监管。
驻马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驻马店“超级工厂”项目规划面积1200亩,计划总投资200亿元。目前一期200亩已交付,企业全部入驻,已基本完成车间装修,近期将全部投产;二期320亩3个月内全部交付,三期700亩已开始设计。
当前正值医药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学原料药“超级工厂”凭借其创新模式,正开启发展的新篇章。
日前,AVEVA剑维软件集团旗下的泰尔文特控制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获得“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认定,并于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授牌。
近日,寰球北京公司成功研发新型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并通过优化专利申请流程,缩短专利授权周期,为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铺平道路。
为研究我国甲醇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探讨降碳减污的创新技术和实践经验,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将于4月22至24日在广西钦州组织召开2025年中国甲醇产业大会。
日前,中国中化旗下中化国际自主研发生产的sinapara对位芳纶成功应用于热塑性塑料管(RTP管)增强领域,在国内首次实现突破性应用,助力海底输油管道低成本长效运维,为海上油田开发提供更安全高效的...
近日,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院)自主研发的胺液脱硫系统节能与长周期稳定运行关键技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该技术适用于含硫化氢的气体净化过程,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