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天津)有限公司揭牌仪式暨“百年黄海社、再启新征程”研讨会在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成功举行。天津市国资委、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局,天津经开区南港产促办、科技创新局等单位代表,侯德榜博士后人,以及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各界嘉宾参加活动。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由“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先生于1922年在天津创立,是我国第一家化工研究机构,也是首个系统开展菌学研究的组织,开创了我国化工与菌学科研先河。在推动民族化学工业发展方面,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创造了数十项“中国第一”,构建起“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协助久大、永利等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成功生产出我国首批纯碱、烧碱、硫酸、硝酸等基础化工产品,奠定了我国酸、碱两翼齐飞的民族化工产业格局。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与久大精盐公司、永利碱厂共称为“永久黄”团体,是今天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弘扬“矢志不移、坚韧不拔、竭诚奉献、大胆创新”的黄海精神,天津渤化集团将设立在天津南港工业区的天津渤海化工集团研究总院,恢复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名号,并注册成立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天津)有限公司。该公司将作为天津渤化集团研究总院的实体机构,以“科学至上、创新领先”为宗旨,统筹全天津渤化集团重点研发领域,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围绕新能源、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市场、新生产方式,攻关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加速化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侯德榜博士次孙侯盛铮在发言中表示,“永久黄”团体创造了中国酸碱工业“双翼齐飞”的奇迹,恢复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之名体现了天津渤化集团对历史的尊重与创新的决心。他感慨“历史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前辈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并祝愿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在新征程中不断创造化工技艺新成就,续写新的辉煌。
“百年‘黄海社’再启新征程,如今历史的交接棒已交到新‘黄海人’手中,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将夯实基础,锚定一流,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每年至少取得5项重要成果,力争在‘十五五’末引进不少于100名高端人才,到2030年,助力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春雷表示。
天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曾是中国打破技术封锁、实现民族化工振兴的基石。如今重启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是传承创新基因、响应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号召的关键举措。天津经开区将与天津渤化集团协同发力,依托天津经开区科创沃土与天津南港产业集群优势,强化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为天津化工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化工自立自强注入新的力量。
未来,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将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面向企业需求、行业前沿与国家战略,打造集研发转化、价值创造、管理服务、技术支撑、人才培养、对外合作、信息共享与创业支持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同时充分发挥其在颠覆性技术引导、未来产业牵头、创新体系改革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研究机构,为中国化工技艺的创新发展贡献“黄海力量”。(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CPCIC)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CPCIF)与国际咨询机构ICIS联合发布《欧盟循环法规对中国包装等重点出口产业的影响研究》报告。
中国记协27日在京举办新闻茶座,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所长杨萍,聚焦“‘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与任务”主题作讲解,并与境内外记者交流探讨。 杨萍主要围绕“十五五”时期的....
中化新网讯 10月25日,记者从北京石墨烯论坛(BGF2025)上获悉,石墨烯材料产业化进程迎来重要进展。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位于郑州的40万平方米中原石墨烯导热膜产线正式建成投产,有望提升我...
近日,为深入推进全省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湖南省应急管理厅特邀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发展研究二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汪卫国带队赴湘乡经济开发区、衡阳松木经济开发区开展指导服务。
10月24日下午,可持续交通燃料论坛在宁波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这是该议题首次作为专题论坛亮相国际石化大会,吸引了政策推动方、国际组织、能源巨头、技术企业及研究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航空、航运等领域...
10月24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主持召开部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工作。会议指出,农业农村部党组坚决拥护、坚决贯彻全会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部系统各级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