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4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以下简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化学储能利用率显著提升。
过去一年中,我国电化学储能呈稳步增长态势。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投运电站1473座,总装机62.13吉瓦/141.37吉瓦时,相当于全国电源总装机的1.86%。其中,独立储能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长150%以上。
同时,电化学储能的运行情况也较2023年有较大的提升,年平均运行小时数达1649时,比2023年提高约510时;年均利用小时数为911时,比2023年提升约300时;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为221次,比2023年高出59次;平均利用率指数(统计期间利用小时数与统计期间电站设计充放电小时数比值×100%,利用率指数为100%时则满足电站设计,不含火电配储电站)为41%,比2023年提高14%。
《统计数据》指出,锂离子电池仍占据已投运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主导地位,累计投运的锂离子电池项目总能量为135.76吉瓦时,在全部电化学储能项目能量中占比为96.03%。铅酸/铅炭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分别占2.93%、0.52%、0.22%。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电站整体安全运行良好,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可用系数达到0.98。据统计,全年电化学储能电站计划停运1723次,单次平均计划停运时长为58.8时;非计划停运1779次,单次平均非计划停运时长为29.48时。电站关键设备、系统以及集成安装质量问题是导致非计划停运的主要原因。
据悉,《统计数据》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国家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检测信息平台运营中心牵头编制。
截至3月27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试运行累计注汽313天,累计注汽3.3万吨,替代天然气215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4639吨,电热熔盐储热注汽装置热效率值达到92.28%,这是世...
进去的是棕褐色的地沟油,出来的是清澈透亮的生物质基液,在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油田化学研究所实验室内,所长单海霞正带领科研人员进行这场“点污成金”的“魔法”实验。
3月29日,上港集团能源公司(下称“上港能源”)旗下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轮在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为韩国“HMMGreen”轮加注约2900吨国产绿色甲醇。这标志着上海港实现国产绿色甲醇的首次批量加...
日前,以“契合电力脉搏,激发储能动能”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会上,专家指出,我国新型储能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迈向“价值创造”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月31日,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世界绿色设计论坛上,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标准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华林通报了绿色设计国际标准工作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