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精细化工学院”传来喜讯,该公司生产一线135名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通过生产技能培训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100%,这是该学院深入推进“全员提素、人才强企”工作结出的“硬核”果实。
一直以来,黑龙江吉地油服公司结合技术创新实际,紧紧围绕“全员提素、人才强企”工作思路,聚焦员工素质提升、人才赋能,不断强化生产技术、精细管理、生产操作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在“培”上用力,在“挖”上聚力,在“策”上发力,多措并举提升员工素质,让各类人才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智力引擎”。
在“育”上用力,为人才“添彩”
为了建立“多级梯形”人才队伍,规范人才梯队培养,建立后备人才的造血机制,适应公司高质量发展需求。这个公司结合生产经营、精深管理、油田保供,创新培育方式方法,采取全员培训赋能平稳生产、组织技术及各级管理人员参加全国科研院所、省市委组织部、工信局、应急管理局、环保局举办的专业技术培训。开展技能比武竞赛等多种形式,分类施教,为公司各类人才制定差异化培养计划,推动全员技能再提升。同时,聘请黑龙江省、大庆市、绥化市科技创新专家孙安顺指导新产品研发,选派专业能力强和实践锻炼丰富的6名技术大拿和生产骨干,“一对一”结对导师,为专业技术人才成长“保驾护航”。开展“揭榜领题”活动,引导专业技术人才主动参与省市创新项目攻关,培育更多的生产技术、产品研发“精英”,助力公司永续发展。
在“挖”上聚力,促人才“荟萃”
该公司注重挖掘现有人才潜力,积极培养员工跨专业、跨岗位工作思维,盘活现有人才价值,着力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今年以来,该公司以提高专业化水平为导向,根据员工熟悉的生产技术和能力特长,在安全环保、生产操作、疑难生产问题处理、新产品研发等岗位交流10人次,有序实施“AB角”互学计划,为企业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促进岗位间技能知识交流,实现员工一专多能、合理流动,不断拓展员工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一批“懂生产、会分析、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聚焦公司全年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引进各类人才,提升人才匹配度,不断充实专业人才力量。充分发挥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全省“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绥化市总工会“精细化工工匠学院”效能,专注研发新产品,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策”上发力,助人才“顶格”
为了营造“全员皆可成才、全员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该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使用,结合科技创新型企业实际,积极构建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修定完善《技术创新人才管理细则》《员工考取职业资格奖励办法》《师带徒考核奖励办法》等人才建设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以岗位价值为基础、以业绩贡献为依据、收入同效益同向增减的岗位薪酬管理体系,不断加大生产操作和创新人才奖励,鼓励员工考“师”考“证”,让各类人才“想干事有机会、能干事有舞台、干成事得实慧、发展中有奔头”。据介绍,截至今年4月,该公司已有7名员工获取化工工程师资质证书、3名员工获取安全工程师资质证书、8名员工获取了初级工程师资质证,82名员工获评优秀操作人员,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马树宝 姜银玉 任春雨)
7月3日晨曦初照时,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磷化工)成品分析室内,夏洁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这位化工质检领域的高级技工,全神贯注地进行着称量、溶解、过滤、沉淀等一系列精细操作。
“我酒量好,喝一杯应该不算酒驾吧?”“隔夜酒算不算酒驾?”7月7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四作业区注采6-1班早会上,一场预防“酒驾醉驾”专题警示教育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今年以来,针对当前对“
5月份以来,当陕煤集团“用‘赚钱’的思维去‘花钱’”的经营智慧在蒲洁能化公司深耕,一条条巧用经营智慧撬动“大收益”的“金点子”如雨后春笋般“蔓延生长”并结出了智慧果。截至6月底,该公司共形成优秀案例2...
截至7月5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18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连续安全稳定运行达到1000天,不断刷新行业新纪录。上半年,在连续更换三个系列乙二醇催化剂的前提下,生产聚酯级乙二醇产品91.24万吨,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