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1月1日,2025年“中国化学桂林橡院”杯橡机年会暨人工智能在橡机行业应用经验交流会在桂林召开。大会以“爱AI・智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橡机产业深度融合,引领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会议由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橡胶机械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化学装备科技公司所属桂林橡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橡院”)联合主办。开幕式上,桂林橡院董事长谢磊表示,人工智能是驱动橡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公司将持续以技术创新破解行业发展痛点,助力全球橡机产业实现高效转型。
在经验交流环节,桂林橡院技术团队发布了两项行业突破性智能制造成果,并给出可复制、可推广的AI落地范例。
一是“面向智能制造的挤出机边缘控制系统”。该系统聚焦上位机监控软件定制化和智能化,面向持续运行工况的智能自学习与自适应控制,通过边缘计算节点实现数据本地处理,确保了生产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据该公司设计研发部部长李斌介绍,系统采用“平台化 + 模块化”设计理念,能根据用户不同需求进行定制化配置,实现个性化生产控制。系统配备三维可视化建模、多维度故障诊断、参数动态监控等功能,还可应用批次数据追溯、生产校验控制、AI辅助助手,解锁了边缘计算在橡机控制中的创新应用。
二是国内首创的“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全自动成型工艺及成套装备”。该成果以新一代PCR胎圈贴合技术为行业高效转型提供关键方案。据该公司科技与数字化部部长刘小军介绍,该技术在胎圈成型方式、接头方式、裁断形式等方面与传统贴合方式存在核心差异,具有广泛的规格适应性、较高的均匀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能效,并实现柔性生产。统计数据显示,与传统贴合方式相比,新一代PCR胎圈贴合技术可实现提质5%,减员30%,降耗30%,降低综合投资成本10%。
日前,由南京中圣科技集团旗下中圣高科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海上气站”关键设备——全国首台应用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SRU)的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CV)模块化装置交付。这也是全国首台实现在海洋环境下工程...
近日,中船集团旗下中船动力研制的我国首台自主研发520mm缸径低速机技术集成验证平台,在位于上海临港的试验基地成功实现氨燃料加注、通氨密性、氨模式点火并稳定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在低速机上开展氨燃料运行模...
11月8日,由中国化学工程所属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的庆阳同欣50万吨/年轻烃深加工项目核心装置——12万吨/年1,4-丁二醇(BDO)装置轻组分塔完成吊装,项目全面进入设备安装攻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