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人形机器人何时能像科幻电影中一样,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王兴兴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ChatGPT时刻”的前夜。
王兴兴介绍,今年上半年,由于整个机器人行业的火爆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整机厂商包括零部件厂商平均每家企业至少有50%-100%的增长,需求端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为何机器人至今还未实现大规模应用?王兴兴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一是智能机器人当前整机硬件已经“够用”,真正的瓶颈在于具身智能发展不足。“目前的感觉像ChatGPT出来前的1-3年,业界已经发现了类似的方向与技术路线,但是没人把它做出来。”他解释说,“如果哪一天我们带一个人形机器人到陌生的会场,我要求它帮忙把这瓶水带给某个观众,他能流畅地完成这件事,我觉得这才算是到了人形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
二是对于目前全球范围内具身智能和机器人发展而言,模型问题大于数据问题。当前VLA模型+RL的训练方式效果有限,需进一步优化模型结构。他以OpenAI和谷歌视频生成模型驱动机器人为例指出,这一路线相较传统VLA方案成果概率更高,但该技术视频模型过度追求视频生产质量,导致GPU消耗过大。“对于驱动机器人干活来说,不需要很高精度的视频,只要能用就行了。”他说。
王兴兴表示,未来2-5年,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重心有三:一是统一端到端的集成智能模型,实现任意动作生成和任务执行;二是更低成本、更高寿命的硬件和超大批量的制造;三是低成本、大规模的分布式算力。受机器人体型尺寸限制,其本体算力有限,需控制在100瓦以内(常态工作几十瓦),以平衡性能与消耗。
8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主论坛上,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十大最具潜力应用场景》,“石油化工领域的产线巡检场景”位列其中。
近日,霍尼韦尔发布《人工智能在能源行业的调研》。霍尼韦尔针对美国能源及相关行业的300位决策者和行业专家开展的此次调研结果显示,91%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AI)在短期内具备提升能源安全的潜力,85%...
日前,海尔集团旗下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了全产业链、全生态链、全价值链的石油化工千亿参数级大模型——卡奥斯天智·石油化工大模型,以及源自可持续灯塔工厂实...
8月6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湖北省数据条例》。湖北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晓华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湖北省已有6490家规上工业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的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