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以“数智赋能低碳未来”为主题的“2025能源青年和媒体全球多维对话”活动在北京举办。活动设置青年代表对话与媒体代表对话两大主要环节,并以5种语言发布了《能源青年文明交流互鉴倡议书》。
活动吸引了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1位能源行业青年代表和12家中央媒体代表,以及来自非洲、阿拉伯地区23个国家的媒体代表,以青年视角碰撞思维火花,畅谈数智技术赋能能源低碳转型的设想。在青年代表对话环节,11位能源行业青年代表围绕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与低碳转型目标,深入探讨数字智能技术在能源转型中的应用与实践。面对数智浪潮深刻重塑能源格局,青年群体如何凭借敏锐的技术洞察力和创新精神,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国内外媒体代表对话环节精彩纷呈,大家围绕“数字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典型应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碳中和的国际经验”等议题,分享全球优秀实践与前沿趋势,为参会人员拓宽了国际视野,提供了宝贵借鉴经验。
会上以中文、英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5种语言发布了《能源青年文明交流互鉴倡议书》。倡议书中提到,数智创新是破解能源困局的“钥匙”,低碳转型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底色”。倡议书呼吁全球能源青年积极投身数字化转型,积极践行绿色生产方式,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数智赋能为翼,以低碳发展为帆,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开创更加绿色智慧的能源未来。
土库曼斯坦籍青年教师若贺曼目前负责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留学生培养工作。他表示,依托中国能源产业的数智化发展实践,来华留学生不仅能掌握前沿的能源技术与管理理念,也能将数字化、智能化能源转型经验带回本国,推动当地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的钻井液技术专家刘锋报介绍,作为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地,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正积极推进数字智能技术与绿色钻井的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助力万米深地资源开发的绿色转型。“我们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个耐高温220℃的环保水基钻井液体系,并构建了‘源头绿色化、过程减量化、末端资源化’的全过程环保技术体系,在保障高温深井安全高效钻探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固废排放与环保风险,助力我国能源行业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方向持续迈进。”
《中国日报》记者郑欣和大家分享了中国石油乍得公司的“每人一棵树”项目。公司响应当地政府号召,在乍得首都恩贾梅纳市周边300公顷绿化带种植了30万棵树,有效稳定了土壤、防止了水土流失,还对改善恩贾梅纳市周边环境及空气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石油乍得公司的环保做法赢得了当地政府的认可,在海外树立了中国石油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形象。
来自中阿卫视的记者方浩明结合自己在伊拉克的见闻指出,中国石油在当地的建设项目不仅实现了能源开发,更通过完善的网络设施为偏远地区带来了可持续发展。以鲁迈拉项目为例,即便在偏远地区,中国石油也建立了发达的通信网络,还为当地修建了医院等民生设施,切实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
几内亚视觉网记者阿卜杜拉耶表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近年来不断加强对森林砍伐的限制与审查。在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中,他们也深刻感受到中国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中国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项目全过程,严格遵守国际环保标准,主动采用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几内亚欢迎负责任的中国企业前来共同建设,携手迈向绿色未来。
本次活动由中国石油企业文化部、国际部主办,中国石油报社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协办。对话活动不仅为全球青年搭建了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的平台,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了青春智慧与创新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国石油在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共谋绿色低碳未来中的责任与担当。
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由吉态来博(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解脂耶氏酵母蛋白作为新饲料原料,并颁发新产品证书(第921号公告)。这是我国批准的首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生产的...
7月2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公布了《关于禁止生产以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为发泡剂的聚氨酯产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
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硬投资”方面,2025年“两重”建....
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帮助指导下,各级青联和学联组织履职尽责、积极作为,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紧跟党走、拼搏进取,贡献青春力量,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安全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十年来,有力保障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有力促进了国家安全体...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了23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