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李淼副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磷掺杂单原子钴催化剂,实现了对水中硝酸盐污染物的高效还原去除,提高了硝酸盐转化为氨的产率。
活性氮增加引起的氮循环失衡使硝酸盐成为水中最普遍的污染物之一。通过硝酸盐还原方式合成氨,不仅有助于水中硝态氮污染物的去除,也有助于缓解社会对氨能源的需求,减少污染,降低能耗。电化学反应过程对条件要求适中,易于运行并且高效,可将硝酸盐直接转化为氨。开发具有高活性、低成本和高选择性优势的电极材料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之一。
李淼团队针对钴金属电极活性差、易钝化导致难以实用的瓶颈,通过缺陷碳的稳定固化作用,开发了一种磷掺杂的单原子钴催化剂材料,可避免偶联反应发生,使最终产物具有更高的氨选择性和还原活性。这种磷掺杂单原子钴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硝酸盐还原去除性能,以其作为催化剂的最高氨生成法拉第效率为92.0%、最高氨产率为433.3微克/时·平方厘米。
研究团队以同位素标记法进一步证明了氨生成的唯一氮来源为硝酸盐。研究还发现,金属活性位点临近的缺陷结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单原子催化剂活性,在理论上为设计高活性位点的催化剂提供指导并揭示硝酸反应转化和产物分布规律。
10月24日,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决赛在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圆满闭幕,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36支代表队参赛。竞赛围绕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员两大核心赛项,设置理论考核、仿真操作...
中化新网讯近日,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四部门联合公布第二十五届江西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选结果,中国石化九江石化分公司7项管理创新成果从12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
在广袤的田野上,玉米秸、麦秸等农业废弃物往往面临焚烧或废弃的困境;而在遥远的国际航线上,巨型货轮正因高昂的“碳税”而寻求绿色的燃料替代。这两幅看似毫无关联的图景,正被一项来自中国的创新技术紧密相连...
10月15日,在河南心连心集团新乡县农业示范园区举行的“基于氮高效氮长效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头减控机理与技术”课题玉米测产会上,专家组对该课题推进成效给予高度评价:经过严谨测量,施用心连心创新产品的玉...
“从这20天的运行数据来看,重整装置氧含量在0.63%至0.65%之间稳定运行,与工艺工况相符,表明这次在线氧表改造成功了!”10月9日,广东石化炼油四部工艺副经理宁晓威在中心控制室高兴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