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环保型DMAC溶剂替代
中化新网讯 6月23日,齐鲁石化环保型干法腈纶纺丝新工艺(DMAC)溶剂法通过了专家组评审鉴定。专家组成员一致认定,DMAC溶剂法干法腈纶生产综合技术属国内首创,实现了干法腈纶纺丝工业生产技术的新突破。
评审专家组由中国化纤协会副秘书长薄广明、中原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院长张旺玺、山东理工大学教授傅忠君、山东齐信安全评价公司教授级高工徐光明等组成,分别在腈纶厂主会场、北京和河南分会场听取溶剂替代工作汇报,并进行了现场察看与技术质询。他们一致认为腈纶厂溶剂替代过程中安全环保受控、生产运行稳定、产品质量全优,提供的鉴定资料齐全,数据可信,符合鉴定要求。
齐鲁石化腈纶厂是国内唯一一家采用干法腈纶纺丝工艺的企业。该厂原来采用的二甲基甲酰胺溶剂(DMF)干法工艺被列为淘汰落后工艺,按照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督办要求在2020年完成淘汰。如何尽快完成工艺转型,关系企业生死存亡、转型发展和区域稳定。
齐鲁石化积极组织谋划工艺转型工作,将该溶剂替换为更环保的二甲基乙酰胺(DMAC),腈纶厂腈纶装置DMF工艺转DMAC工艺工作也被列入齐鲁石化“百日攻坚创效”重点工作和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之一。经公司和厂部专家组评审,溶剂替代为重大工艺变更,该级别的变更在齐鲁石化也是首次。面对无工艺参考、无技术先例的情况,腈纶厂干部员工迎难而上,向溶剂替代工艺技术攻关发起了进攻。
腈纶厂的技术人员反复研讨论证,确定采用DMAC溶剂逐步替代的方法,组织生产试验。在公司科学技术部的指导下,腈纶厂制定了多项关键措施和应急预案,同时加快推进溶剂采购审批工作,编制了《DMAC替代实验实施进度计划表》,明确了12个工作节点。
随后,腈纶厂全体干部员工克服疫情影响,落实各项措施,推进试验有序进行。从厂领导、专业副总师到科室和车间领导、技术人员,全程24小时坚守生产现场,及时解决生产波动问题。在公司研究院的密切配合下,技术人员通过实验室小试和模拟软件为现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数据支撑,优化调整控制参数,确保了装置平稳运行。
按照试验节点要求,自4月起,公司不再采购DMF溶剂,DMAC溶剂开始进厂;5月12日开始组织DMAC新溶剂引入;6月12日实现全面替代,较计划提前了3个月。
截至6月23日,该厂共生产以DMAC为溶剂的腈纶纤维3475吨,经检验产品质量均为优等品;售出产品2500多吨,经过售后产品跟踪,客户对产品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至此,齐鲁石化腈纶厂首次在工业装置上成功进行了以DMAC为溶剂的干法腈纶纺丝生产。 (王志英)
6月27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主题为 “精准绿色催化与智能合成”的第十八届全国均相催化学术会议上,汇聚了国内均相催化领域学术界、出版界与产业界的顶尖专家学者。其中深耕中国市场40余年的全球领先的学术出版...
7月8日,江西方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其自主研发的世界一流先进工艺的间苯二胺白品产品正式开始投放市场,并得到用户应用好评,表明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芳纶材料产业链关键环节迎来重大突破...
7月9日,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副院长、太原理工大学教授李晋平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经十余年攻关,其团队研发出人工沸石分子筛技术。这一技术实现了易散逸、难捕获甲烷的有效富集提浓,并将其转化为可...
近日,贵州磷化集团磷美新材料公司技术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薄层修补新材料,仅用2小时40分钟便完成哈尔滨国际机场滑行道修复工程,高效的施工和新材料的应用,使得机场跑道在不停止使用的同时就完成了修复。 ....
日前,由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Power)、中国电建华东院共同打造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绿氢项目(以下简称“乌绿氢项目”)成功实现产氢,为项目全面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立新材”)研发成功新一代超低贵金属含量的氯乙酸催化剂,这种催化剂钯含量降至0.5%,远低于进口同类催化剂的1%,综合性能进一步提高,这意味着我国氯乙酸企业再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