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4月29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牵头研制的我国首套5万吨级拉力千斤顶牵引装船系统交付,关键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能力取得关键突破,对提升我国大型海洋油气结构物装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装船是海洋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关键一步,其中牵引装船是超大型结构物最常用的装船方式。它依托千斤顶牵引系统,以类似于拔河的方式将结构物拖拉到船上。作为牵引装船的“大力士”,5万吨级以上拉力千斤顶研发制造技术长期掌握在少数国际生产商手里,设备购置和租赁成本高昂,制约了我国大型海洋油气装备发展步伐。
据海油工程拉力千斤顶牵引装船系统负责人宋晓修介绍,本次交付的系统由10台1000吨拉力千斤顶、4台1000吨助推千斤顶、动力站、控制系统和固定锚点组成,按照常规装船摩擦系数计算,最大牵引重量可达5万吨,一次可拖动近40000辆家用小汽车。千斤顶采用高强合金材料,拉力系数较常规材料提高20%,装船速度较国际同类设备提升15%。
大吨位拉力千斤顶系统研发与制造涉及材料力学、液压控制、结构设计等多学科交叉技术,面临高强度材料稳定性、设备轻量化控制、多顶高速同步控制等行业难题。海油工程联合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攻关小组,历时一年多时间,成功攻克10多项关键技术,创新应用“柴油机直驱与负载敏感变量泵+比例阀控制”和5G物联技术,构建“一中枢多终端”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远程监测维护和高速工况下毫米级误差控制,作业安全性能提升40%,运维效率提高60%,能耗降低10%。
近10年来,海油工程累计完成结构物牵引装船约300座,其中万吨级结构物达34座。下一步,海油工程将持续进行设备适应性测试和人员操作培训,为后续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五一”小长假期间,三峡库区旅游热度攀升,当地用气需求持续走高。为确保节日期间能源供应稳定,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通过大猫坪中心站三峡库区直供气源地的持续高效运转,累计输送天然气近千万立方米,...
4月17日,中国化学所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的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污水处理场项目举行现场开工仪式并召开开工交流会。
4月18日,扬子石化炼油厂常减压联合装置顺利从低硫模式切换到低排阳极焦模式生产模式,实现了两种模式的无缝切换,为下游焦化装置全力生产高附加值的低排阳极焦产品提供保障。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5年山东省制造业中试平台名单,共有9个中试平台上榜,其中包括山东省功能型特种树脂中试平台、山东省高性能橡胶轮胎技术验证及废旧橡胶循环利用中试平台两个石化化工中试平台...
近日,在华北油气分公司大牛地气田天然气乙烷回收工程现场,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原建工公司项目质检负责人张雷正手持检测仪,对混凝土管廊的表观质量进行逐寸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