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一期《自然·合成》报道,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研究,已成功合成出科学家们数十年来孜孜以求的一种新型碳——石墨炔。该成果填补了碳材料科学长期存在的空白,或为电子、光学和半导体材料研究开辟全新的途径。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构建新的碳同素异形体,石墨炔正是研究的焦点之一,因为它与另一种受到工业界高度青睐的碳“神奇材料”石墨烯相似。石墨烯研究已经在2010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在石墨炔领域,尽管经过数十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科学家只创建出几个石墨炔片段。
根据sp2、sp3和sp杂化碳(或碳原子与其他元素结合的不同方式)及其相应键的利用方式,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构建碳同素异形体。最著名的碳同素异形体是常用于铅笔和电池等工具的石墨以及金刚石,它们分别由sp2碳和sp3碳制成。
科学家们利用传统化学方法成功地创造了各种同素异形体,包括富勒烯(其发现于199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和石墨烯。然而,这些方法不允许不同类型的碳以任何大容量一起合成,这使得推测具有独特电子传导、机械和光学特性的石墨炔材料,停留在理论阶段。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化学系教授张伟团队使用炔烃复分解过程以及热力学和动力学控制,成功地创造出以前从未实现的成果:一种可与石墨烯的导电性相媲美但可控的材料。炔烃复分解是一种有机反应,需要重新分配或切割、重整炔烃化学键(一种具有至少一种碳—碳三重共价键的碳氢化合物)。
张伟表示,石墨烯和石墨炔之间有很大的区别,而石墨炔有望成为“下一代奇迹材料”。
虽然材料已经成功创建,但研究团队希望进一步研究它的特定细节,包括如何大规模创建材料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操作。张伟说,研究团队正在尝试从多个维度探索这种新型材料,包括实验和理论,从原子级到真正的设备,这些努力将有助于弄清楚该材料的电子传导和光学特性如何用于锂离子电池等工业应用。
在全球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中,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占全球20%,排名第一。一直以来,在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如何让页岩气这一“宝藏能源”得到高效安全的使用,是困扰勘探者们的一大瓶颈。 同济大...
11月14日,由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大连院)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固体氧化物(SOEC)电解水制氢侧线在中原油田实现示范运行。
安徽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防老剂6PPD、甲基异戊基酮(MIAK)等创新型聚合物添加剂产品,多项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等。